飞机机器人乐迪与一群称为"超级飞侠"的小伙伴环游世界,为小朋友递送包裹,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故事。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每一集发生的城市都不同,用精美的画面展现了世界多元文化,例如名胜、建筑、语言、节日和美食等。故事传递着善良、勇敢、欢乐和友爱,让孩子跟随乐迪在每一次新的神奇之旅中,可以开阔眼界并认识到多彩绚丽的地球家园。
湖南卫视、芒果TV美食文旅探访节目《去“湘”当有味的地方》定档,于9月4日起,每周一到周四晚19:30播出。节目每期时长30分钟,汪涵、沈梦辰、吴泽林组成有味探访三人组,网罗湖南全省14个市州的独特美食。一道道美食、一个个美食背后的故事,组成一幅幅湖南各地乡情烟火气的美丽画卷。
一座寺院中住着几个调皮的小僧,一天他们将一名昏迷在寺外不远处的美女带进了寺院。师叔看到弱女子好像受了伤就做主让她住下养身。此事方丈知道后,很是不安,但又看到她像有难处,就暂时答应留在寺院。但女子到底是和来历?又将给寺院带来什么劫难……
根据马卡连柯《教育诗》改编。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1920年,他被委派组织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马卡连柯大胆进行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经过艰苦的工作,使数百名犯罪儿童成长为新人。1922年,工学团改称“高尔基工学团”。1927年,他离开了工学团,组织并领导了同一性质的“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他进一步发展了工学团的经验,创造了在集体中把教学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他在工学团的教育和公社的实践中,把三千多名走入歧途的青少年改造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先进人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1935年以后,马卡连柯主要进行教育理论的总结、研究与宣传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等。
疫情时期特别录制、伦敦西区2020年全新复排版契诃夫名作《万尼亚舅舅》在结束演出后,又重回哈罗德·品特剧院录制了这一五星作品。在全球大部分剧院仍处于黑暗之中时,给人们带来一剂警醒的力量和希望。被《旗帜晚报》誉为“我们时代的‘万尼亚舅舅’”。此版复排由奥利弗奖得主、出演过《美国队长》《控方证人》等剧的托比·琼斯,和因《霍比特人》《南方与北方》走红的理查德·阿米蒂奇领衔主演,录制版本还邀请到两度奥利弗奖得主罗杰·阿拉姆加盟,卡司阵容十分抢眼。剧本由康纳·麦克弗森全新改编,著名导演伊恩·里克森再度操刀,献上一部"完美"“尖刻”“精彩绝伦”的复排,获得包括最佳话剧男演员、最佳导演在内的四项奥利弗奖提名。契诃夫名作《万尼亚舅舅》讲的是精神信仰的幻灭,从另一个角度看蕴含着重建的希望:万尼亚舅舅和他的外甥女索尼娅常年住在乡下庄园,只有医生阿斯特罗夫偶尔来访。万尼亚舅舅日复一日庄园劳作、翻译著述和誊写稿子,都是为了索尼娅的父亲、他的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对教授的崇拜,支撑了万尼亚舅舅半生辛苦的价值,然而教授带着新婚的年轻妻子回到庄园时,一切秩序和幻想都被打破了……
有人说,世间是一个大苦海,人在海中,肉身是船,魂是船里的人,驶向彼岸。 春秋鼎盛的大乾王朝国运昌盛、四海宾服,然而强盛的表面之下暗流已然涌动,远敌近邻虎视眈眈,八大妖仙蠢蠢欲动,武温侯洪玄机权倾朝野,太上道主梦神机监察天下。 在这样一个大争之世里,少年书生洪易向着世道,发出了第一声质问。洪易是当朝第一权臣洪玄机与太上道上代圣女梦冰云之子。幼年丧母,身为庶子,处处受人欺压,但是这不能阻挡洪易求学之心。机缘巧合之下,洪易踏上无比艰险的武道双修之路,在命运的压迫下奋起反抗,挫败了重重强敌,成为一代传奇。
10月30日 22-23赛季法甲第13轮 斯特拉斯堡VS马赛
照明娱乐当家吉祥物小黄人的全新短片则会贴片今年暑期上映的《爱宠大机密》,影片剧照也同时发布。
颓废堕落的中年人藤岛昭和(役所广司 饰)也曾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身为刑警的他因暴打前妻桐子(黑泽明日香 饰)的情人而被迫提前退休。在看不见未来的最低端,他接到桐子打来的电话,原来藤岛的女儿加奈子(小松菜奈 饰)已失踪多日。出于复杂的感情,这个粗鲁凶暴的男人风风火火展开调查,他走访了加奈子身边的人,包括高中同学森下(桥本爱 饰)和长野(森川葵 饰)、班主任东里惠(中谷美纪 饰)以及精神科医生辻村(国村隼 饰),从这些人的口中,却发现女儿天使般的外表下似乎住着一个可以让所有人堕落乃至遭遇不幸的魔鬼。藤岛全速奔跑 ,另一伙危险的人马也介入进来…… 本片根据深町秋生的推理小说《无尽的渴望》改编。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三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已经长到21岁。当年导演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在时隔数十年之后,这一点初得印证。可生命的无偿又岂会就此止步。 本部系列纪录片,跨越半个世纪,史无前例地记录了真人版的“人生七年”。